10月24日下午,山东大学马兵教授应诗学研究中心邀请,为公司师生作题为《文本细读:方法、实践与问题》的学术报告,会议由oety欧亿体育官网中文系亓凤珍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马兵教授讲述了此次报告的缘起,针对员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中出现的“文本细读”问题,以及“文本细读”的学术延展性,讲解怎样有效地进行“文本细读”的方法,
马兵教授重点结合个人的学术见解,生动地阐释了目前颇具影响力的七种文本细读的方法。其一,陈思和先生的方法:直面文本、寻找经典、发现裂隙、找到原型;其二,高辛勇先生的方法:面对被无数观念和概念阐释的文本,首要的是有“解构”的自觉;其三,陈晓明先生的方法:回归文本,找到最能激发兴趣和想象力的关节所在;其四,蓝棣之先生的方法:症候式阅读;其五,“再解读”:文本分析与历史解构;其六“新解读”:回到近现代历史实际展开的内在脉络中,“与历史搏斗”;其七,作家的“细读法”:创作视角的会心之见。
报告结束前,马兵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远读”时代,我们如何细读?如今,尤其是在进行网络文学研究时,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文本,我们往往采取远读的方式,也就是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文本分析,但同时马兵教授强调,作为中文系的员工,在面对经典文本时仍然要坚持文本细读,不断提高文本细读的能力,在文本细读中探寻文本中所隐蔽的精髓部分,感悟文本蕴含的妙趣。
随后,亓凤珍老师对报告进行总结,首先强调了文本阅读的重要性,任何文学研究离开阅读本身也就无从研究;然后详细总结了马兵教授所讲解的对于文本阅读和批评的新视野和新启发,指出文本所给予的最初的激动和最可能的启发才是做学问以及解读和研究文本的关键所在,并且结合著名作家已有的观点和自身研究经验进行了阐释。
最后,在座师生就文学热点、文本细读在网络小说类型研究中的价值以及文本细读时如何平衡文本和历史的互文性等问题向马兵教授进行了提问。马兵教授从非虚构写作、科幻文学的兴起、地域写作以及女性写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当前的文学热点话题;从网络小说的特点出发,解释了网络小说有其自己的研究方法,给出了回归网络文学自身的研究范式并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建议;从文本形式受制于时代语境的特点出发,阐释了文本的再解读和新解读之间并不矛盾的观点,要回归历史脉络来演绎文本。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获益良多。
马兵教授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系统地阐释了“文本细读的方法、实践与问题”。此次讲座加深了师生们对文本细读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的理解,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视野,相信此次报告将对公司师生的学习和科研产生积极的影响。
嘉宾简介: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山东青年作家协会主席。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研究和新世纪文学热点研究。著有《伦理嬗变与文学表达》《通向“异”的行旅》《北村论》等;曾获泰山文艺奖、《上海文学》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撰稿:郝海涵 侯佳言
摄影:乔家铄
审核:李军红 李军